冷熱沖擊試驗箱是通過快速轉換高溫、低溫環境,測試產品抗溫度驟變能力的關鍵設備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航天等領域。掌握規范的使用方法,是保證試驗結果準確、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,以下是詳細教程。?
一、試驗前的準備工作?
首先需檢查設備狀態。查看試驗箱外觀是否完好,高溫區、低溫區艙門密封膠條是否完好無損,無老化或破損。接通電源,確認電壓穩定(通常為 380V 三相電),打開控制面板電源開關,檢查顯示屏、溫控系統、轉換機構等功能是否正常,高溫區加熱管、低溫區制冷機組是否能正常啟動。同時,檢查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,如超溫報警、過載保護、門鎖聯動裝置等,確保其靈敏可靠。?
樣品準備同樣重要。根據試驗要求選擇合適的樣品,樣品體積不宜超過試驗箱有效容積的 1/3,避免影響箱內氣流循環。對于精密電子元件,需用專用夾具固定,防止在轉換過程中因震動損壞;對于易揮發、易燃易爆或腐蝕性的樣品,禁止放入試驗箱,以防發生安全事故。試驗前需記錄樣品的初始狀態,如外觀、尺寸、性能參數(如電阻值、機械強度),便于試驗后對比分析。?
環境與參數設置需提前規劃。試驗箱應放置在通風良好、無陽光直射、遠離熱源和水源的場所,周圍預留至少 50cm 的維護空間。根據試驗標準設置高溫區溫度(通常為 + 60℃至 + 200℃)、低溫區溫度(通常為 - 20℃至 - 70℃)、高低溫暴露時間(如 30 分鐘 / 次)、循環次數(如 10 次、50 次)及轉換時間(通常≤5 秒)。若為初次使用,建議先進行空箱試驗,驗證設備能否達到設定溫度及轉換時間要求。?

二、具體操作步驟?
1、樣品放置:打開樣品室艙門,將準備好的樣品平穩放入樣品架中央,確保樣品不接觸艙壁或其他部件,關閉艙門并鎖緊,確認門控指示燈亮起(表示艙門已密封)。部分試驗箱支持樣品通電測試,需提前連接好測試線路,線路需從專用穿線孔引出,避免影響艙門密封。?
2、參數輸入與確認:在控制面板上依次輸入高溫區溫度、低溫區溫度、高溫暴露時間、低溫暴露時間、循環次數等參數,部分設備可通過觸摸屏直接調用預設程序(如 “電子元件通用程序”“汽車零部件標準程序”)。參數設置完成后,按下 “確認” 鍵,系統會自動檢查參數合理性(如高溫不低于低溫、時間不為負數),若有錯誤會提示修改。?
3、啟動試驗:確認參數無誤后,按下 “啟動” 鍵,試驗箱開始運行。首先,高溫區和低溫區分別開始升溫、降溫,當兩區溫度達到設定值并穩定后,設備自動進入循環試驗階段:樣品架先進入高溫區,開始高溫暴露計時,暴露時間結束后,轉換機構迅速將樣品架轉移至低溫區,開始低溫暴露計時,如此反復,直至完成設定的循環次數。?
4、過程監控:試驗過程中,操作人員需在監控屏實時觀察高溫區、低溫區及樣品室的溫度變化曲線,記錄每次轉換時的溫度波動情況。若出現異常(如溫度超差、轉換機構卡滯、報警聲響),應立即按下 “急停” 按鈕,待設備停止運行后,檢查故障原因并排除,不可在故障狀態下繼續試驗。對于長時間試驗,需定時巡檢設備運行狀態,防止意外發生。?
5、試驗結束與樣品取出:當循環次數完成后,試驗箱自動停止運行,樣品架返回初始位置,顯示屏提示試驗結束。此時不可立即打開艙門,需等待樣品溫度降至常溫(或根據試驗要求冷卻至指定溫度),避免樣品因驟冷驟熱發生二次損壞。打開艙門后,用專用工具取出樣品,再次記錄樣品狀態,與初始狀態對比,評估其抗冷熱沖擊性能。?
三、試驗后處理與設備維護?
試驗結束后,關閉試驗箱總電源,清理樣品室和樣品架,去除可能殘留的樣品碎屑或污漬,用干布擦拭艙壁,保持內部干燥。對于低溫區,需定期清理蒸發器上的結霜(可開啟 “自動除霜” 功能);對于高溫區,需檢查加熱管表面是否有灰塵堆積,若有需用軟毛刷清理,確保加熱效率。?
設備維護需定期進行。每周檢查冷卻風扇、壓縮機的運行聲音是否正常,有無異響;每月檢查高溫區和低溫區的溫度傳感器精度,可用標準溫度計比對,偏差超過 ±2℃時需進行校準;每季度更換低溫區的干燥過濾器,檢查制冷系統管路有無泄漏;每年由專業人員對設備進行全面維護,包括清洗冷凝器、更換密封膠條、潤滑轉換機構等。?
此外,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樣品需按環保要求處理,不可隨意丟棄;設備使用記錄需詳細填寫,包括試驗日期、樣品名稱、參數設置、運行狀態、異常情況及處理結果等,存檔備查。?
通過規范的操作和維護,
冷熱沖擊試驗箱能精準模擬溫度驟變環境,為產品的可靠性設計和質量改進提供科學依據,確保產品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安全。